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法律研究

写在金庸仙逝之后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法律研究

2018-12-04

       庙堂之外,有一个波涛汹涌的江湖,江湖之上有一个以武为上的武林。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:有劫富济贫的好汉,替天行道的豪杰,也有偷鸡摸狗的小偷,杀人放火、奸淫掳掠的强盗......。为了整齐意识形态,标榜正义,为武林确立价值取向,于是“侠”应运而生。在武林中,侠既是人格化的价值形象,又是一套抽象化的正义规范,他是形而下的可模仿对象,也是形而上的神圣的价值规范。正如佛教早期,尽管有口耳相传的经典,但为了照顾广大文盲群众的需要,也把佛拟人化为雕塑和画像,把“慈悲”、“善良”化入画像雕塑之中,以像释经,以像释法。“侠”的这一特质使他既可以为李逵、茅十八等武林粗人认知和仿效,也可以为王重阳、方证大师、张三丰之类高人丰富其内涵提供了一个弘阔的尺度。饶是如此,以侠为标榜的武林,仍为庙堂所不容,为社会所不容。统治者认为“侠以武犯禁”,目之为”五蠹”,认为他们破坏了既有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,尽管他们也可以为统治者所用,但终究是异己力量。《倚天屠龙记》里面朱元璋在造反过程中,依仗明教的武力。但一旦其势力强大,就开始疏远张无忌,最终将其列为打击对象。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,“侠”似乎也不受欢迎。黄药师一代宗师,岛上的仆人非聋即哑,对于周边的乡民,桃花岛美丽的名字似乎透着几分妖邪;江南七怪中的韩宝驹在闹市之中,纵马驰骤,虽然功夫了得,但满市场鸡飞狗跳,也着实令市民侧目。即使像洪七公的丐帮行侠仗义,但城市乡下三五成群乞讨扰民,难免不让人讨厌。故,武林的侠客们本想是在体制之外,为了社会正义、公平拔剑而起挺身而出,但社会似乎并不买他们的账,真所谓“我本将心照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”!

       在武侠小说中,“侠”所承载的“公平”“正义”未必就和国家尊奉的“公平”“正义”在含义上有多大区别。不可否认,洪七公、郭靖、乔峰、丘处机、令狐冲之类的侠客也确实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为什么他们却为朝野所不容呢?对于武林的自身构建而言,虽然,他们打出了“侠义”的旗号,也把“正义”写在了他们的旗帜上。但这些标榜的价值取向与落地规则和程序缺失,使其追求的目标虚化,且其过程毫无程序正义可言。

       其实,武林人物和其他社会群体并无大的差别,个性、习惯、行为方式、宗教信仰千差万别。千人千面,五方杂处,江湖武林遂风起云涌,波浪壮阔。何也?每个人都似乎在行侠仗义,每个人都自命为侠为正义而战,但每个人对”侠“理解不一样,每个人对实现正义的方式、手段、缓急都打上了自己的个性特色,于是碰撞、擦挂、波及、响震突破相邻关系的城墙,“于焉纠纷”!纠纷不已则民间遭红羊之劫,武林有血光之灾。究其因,武林缺乏一个有权威的价值规范的解释者,缺乏一个纠纷的仲裁者;更究之,不止如此,他们还缺乏一套解释者、仲裁者的产生程序;复究之,亦不仅如此而已,他们更缺乏的是价值规范确立程序、价值规范的实现程序、监督程序、纠错程序,从根本而言,他们缺乏的就是程序,所以,使他们追捧的“侠义”“正义”失去了依傍,因而也不可能达成他们所希望的那一套目标秩序,最终只能回到武功高者为老大,赢家通吃的“通吃岛”上去了。

       对于民众而言,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“正义”“侠义”,他们可以通过那些自命为“侠义”和“正义”之士的言行来感知和判断。这里的“言行”就是程序表达形式,而程序难道不是看得见“正义”吗?故岳不群虽然号称“君子剑”但我们看了他的行为,就知道他并非“君子”呀。聚贤庄上,乔峰被一群人所谓的正义之士攻击,那些正义之士只凭传言,就断定契丹人乔峰是恶人,他们虽然自命”正义之士”,读者认为他们要么别有用心,要么就是一群糊涂虫。同样,在当事小朋友游坦之的眼中,大英雄乔峰不过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杀人狂而已。可怜的就是游坦之、林平之这类未成年人,他们无法选择出身,只能混迹于武林,他们看得见的“正义”不过是所谓侠客们实现正义的方式而已,这种方式教给他们与其说是“正义”还不如说是恶。一代一代如是递延,故千百年来,民众们从侠客实现正义的方式和程序上得出的结论,和侠客们自身定位恰恰相反,民众更多认为他们是盗匪。

       故金庸先生在用他生动的笔触,按照经验和逻辑描写了那个武林世界,那个武林世界形形色色的侠客,和他们的爱恨情仇之后,终于明白侠客们头脑中充满正义和公平的秩序,是不可能实现的,只能是弱者们孩童般的梦想罢了。于是,他在《鹿鼎记》把武林中的侠客们调侃讽刺了一番以后,自己从梦幻武林中走出来,从对侠客们的臆想中走出来,走进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》起草委员会的行列中,以世俗社会的法律和规则,为香港的未来秩序制订了框架和程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石长沙